CCF郑州举办软件基因技术研讨会
9月22日,CCF郑州在郑州大学举办了“软件基因技术研讨会”。借鉴生物基因视角的“软件基因”技术作为探索认知网络空间本源、本质的创新技术,以举办专题论坛的形式亮相,引起与会专家、嘉宾的强烈关注与兴趣,参会者超过了150人。
人类认识生命经历了由外观、功能、性能、结构、细胞、分子、原子、基因的逐步深入过程。就生物基因来看,它是控制和揭示生命遗传过程的基本单位,其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能够忠实地复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二是在繁衍后代过程中,有基于遗传基础上的正常变异。
网络空间竞争日益激烈。以中国网安、蓝盾网络、安恒戎磐网络、Malware Benchmark等为代表的一些安全研究团队近年来密切跟踪恶意代码在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既开展了利用恶意代码实现安全脆弱性分析的正向应用,也研究了利用恶意代码实施行为检测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功案例。特别是围绕软件本身“同源未必相似、相似未必同源”的安全属性,提出了网络空间“软件基因”前沿理论,从软件代码的“遗传性”和“变异性”两方面进行了系统技术验证,打破了传统安全主要基于“特征检测”的技术路线,为新型网络安全技术发展与应用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目前未知的网络攻击,特别是来自一些黑客组织的群体性网络攻击对电力系统的威胁越来越大,作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必须要尽早布局,积极应对,有效防范。从基因视角认识和解决网络空间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目前看是一种有效途径,值得深入研究...”报告嘉宾国家电网河南电力公司科信部副主任孙永亮说。
上海戎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员路施为在论坛上汇报了Roar Panda团队软件基因技术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演示了团队在利用软件基因技术开展群体性威胁发现、基于机器学习的恶意代码检测、全球网络节点信誉态势感知等方面研发的“智戎”、“数戎”、“讯戎”、“猎戎”等系列产品的功能,其中介绍的“由已知分析未知、由未知推断已知”的威胁识别的创新方法,在参会嘉宾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论坛访谈环节与会嘉宾介绍了下一步戎磐网络建设软件基因数据库及产业生态圈布局的有关考虑。论坛还邀请到数学工程与先进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单征、通信网络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周国等知名专家进行了精彩报告。会后参会嘉宾进行了合影留念。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