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CVPR动态观察

阅读量:470
吴建鑫

30届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大会(CVPR)2017721~26日在美国夏威夷召开。CVPR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两大顶级会议之一,由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与计算机视觉基金会(CVF)共同主办。笔者观察发现,对比计算机视觉两大顶级会议CVPRICCV(国际计算机视觉大会),许多美国计算机视觉研究人员更偏爱CVPR,而欧洲和亚洲的同行似乎更偏爱ICCV,这个现象或许和CVPR每年固定在美国召开有关。

与往届相比,本次会议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笔者将基于个人观察对本次会议及其新的特点进行简要介绍。

规模带来的变化

会议规模逐年增大是最近几年CVPR的共同特点。今年的参会人数接近5000人,较去年增长近40%,录用的论文达783篇,这样的规模给会议的组织者既带来了兴奋,也带来了压力。例如,通常第一个大会报告的出席率最高,但是在大会报告时,几乎不可能找到能够同时容纳五千人的单体会场。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明年CVPR的规模有可能达到7000人。CVPR 2018大会主席之一迈克尔·布朗(Michael Brown)介绍说,正在考虑明年的会议只保留一个大会报告,以减轻组织方面的压力。CVPR通常有三个大会报告,邀请一个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两个其他相关领域的讲者。为了容纳更多的口头报告(71篇,每篇14分钟),今年的会议变为3个并行的议程,往年是2个,而明年则有可能继续增加到4个。今年的墙报亮点(Poster spotlights)达到144篇,仍然为每个报告4分钟,但是被调整到口头报告之前进行,这个议程的变化在提高墙报亮点的展示效果方面似乎很有效。

工业界的深度参与

此次会议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工业界的深度参与。今年的赞助商接近200家公司,总赞助金额接近一百万美元。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接收的论文中,至少一个作者是来自于工业界的论文占相当大的比例,粗略估计超过了25%,明显高于以往CVPR。这个新的特点可能与两个因素相关:首先,计算机视觉研究经过多年发展,尤其是在深度学习被推广之后,能够在很多实际应用场景落地;其次,相关企业加大了研发力度。在这些赞助商中,我国的企业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除了BAT之外,还包括相当多的国内初创企业。但从涉及的应用领域看,我国参会的初创企业主要集中在自动驾驶和人脸识别这两个目前最吸引眼球的方向;从会场的企业展台来看,国外的初创企业涉及的方向较广泛,包括自动驾驶、无人超市、视觉硬件、智能医疗等。来自工业界的参与者除了宣读、展示论文及在展台展示、介绍产品之外,另一项重要的任务是招聘人才。与往年主要由企业员工介绍情况的方式不同,今年的会场中出现了很多猎头,他们频繁出没于会场各个位置,与论文作者和其他参会人员联络。由此看来,尽管目前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已经加大了对计算机视觉及深度学习方面人才培养的投入,但这些领域的高端人才在短期内仍然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

华人力量的继续壮大

华人学者近年来一直是CVPR论文的主要贡献力量,今年CVPR接收的论文中有华人作者参与的约占50%。此外,今年体现的一个新特点是华人学者在本领域高端力量的展示。今年的三位大会主席中,有一位是华人(张正友博士),而四位程序主席中则包括两位华人(刘燕西教授、吴郢教授)。在会议85位领域主席中,则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华人(22人),其中有3位来自我国大陆院校(陈熙霖研究员、虞晶怡教授和笔者),还有4位来自香港、内地公司或国际公司在我国的机构(华刚研究员、孙剑博士、王井东研究员和王晓刚教授)。华人学者在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的国际重要性正逐渐得到应有的认同,本次会议期间确定了2021CVPR会议的组织团队,中科院自动化所谭铁牛院士将担任CVPR 2021大会主席,上海科技大学虞晶怡教授将担任程序主席。

会员登录后可下载全文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拥有《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CCCF)所刊登内容的所有版权,未经CCF允许,不得转载本刊文字及照片,否则被视为侵权。对于侵权行为,CCF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作者介绍

吴建鑫

  • CCF专业会员
  •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
  • 研究方向: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
  • wujx2001@n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