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当前世界,数据正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不管是大数据还是云计算,数据的价值都是通过服务来展现的。本文将从服务计算(services computing)产业发展的角度介绍数据价值链的形成与发展方向,以及这些技术发展的趋势带来的领域创新,和最终在“互联网+”框架下的具体实现。
服务计算的发展趋势
服务计算的概念
软件和硬件是过去对计算科学领域的主要划分方式。然而,当时在如何实现计算技术的商业化、如何提升技术的规模化普及等方向上,并没有形成成熟的科学体系和研究方向。服务计算科学的提出和形成,弥补了这一缺失。
服务计算[1]是研究如何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技术,打造全新的商业服务,提升现有的服务水平,将产品变为服务等多领域的交叉学科,也是在服务领域有效地将商业和技术进行有机整合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其中,“服务”指的是业务的领域与价值实现的方式,而“计算”指的是支撑技术。二者结合是让技术产生完美商业价值的一种理想状态。
作为学科领域,“服务计算”本身与技术上或者工业上的某些时效化的技术术语并不相似,比如以服务为导向的架构(SOA)、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等。因为工业上的技术可能会日新月异,可是不论这些计算资源或者技术方法以何种方式、何种体系结合于计算系统中,它们的最终价值总是通过服务的方式来展现的。因此,“服务计算”本身具有超乎寻常的包容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2001年,笔者与领域内众多同仁开始筹备Web服务计算的工作组。至2003年,这一工作组已经发展成为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计算机学会(IEEE-CS)的技术社群,并获得了众多领域内专家的认可,最终正式确立了服务计算这门学科。
服务计算的核心技术和应用领域
从核心技术看,以服务为导向的架构是当前服务计算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架构模式,即通过基于Web、移动设备和物联网(IoT)等支撑技术,以云计算技术作为交付平台,实现业务流程管理与IT服务的有机整合。
从应用领域看,服务计算覆盖了服务创新的全生命周期,即咨询、建模、设计、解决方案的开发、服务交付、服务的营销、服务运营和管理等。
图1形象地展示了服务计算的高铁列车模型[2]。列车的内涵是服务的行业对象,包括金融、保险、政府、医疗、制造、互联网等垂直产业领域;列车的驱动则是服务计算的核心,而其外在表现则通过贯穿整个高铁车厢的核心信息网络构成的大数据服务来驱动智能化的、自动化的Web服务、移动服务等具体模式实现。云计算技术则为列车提供了行驶的车轮与平台。列车整体实际上就是服务计算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对象,我们称之为服务生态系统。
图1 服务计算的高铁列车模型
服务生态系统的成熟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其一,计算资源的模块化。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将计算机的某一能力抽象化并在小范围内实现集成,其应用对象可能仅仅是企业内部或者某些研发团队内部。这一阶段是内部技术创新和应用阶段。
其二,服务的价值化。上一阶段的技术成果通过互联网成为实际可以提供给所有用户的服务,对外产生价值。这一阶段是对外服务的具象化阶段。
其三,服务的整合与重构。在集合了多种类型、多种交互形态的服务后,如何让服务与服务之间产生耦合并发挥更大的价值,形成社会性的、整体的、高度互联的服务关系网络和架构,变成具有活力和生命力服务生态系统,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服务生态系统中,数据是一切资源的底层表现,技术则是关联数据的主要手段,而服务体系本身则是超越性的理念和关系的集合。它们之间的有机结合才能最终形成完善可靠的服务生态系统。
广义的服务生态系统还包含各类跨行业(传统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互联网服务业等)的服务整合和规划。事实上,当前世界的发展也表明,全球性的、全行业性的服务生态系统正在逐步形成。各行各业中的各项新兴技术,不管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还是智能机器人、自动汽车、智能商务和基因技术,都充斥着大量的行业交叉和跨行创新。这是因为单一领域的服务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服务组合与集成在技术成熟的基础上逐渐成为常态。这正是现代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本文以互联网体系下企业所提供的互联网服务生态系统为例来阐述服务生态系统的具体内涵和应用。
数据价值链驱动的服务生态系统
服务生态体系的演进
服务生态体系的演进过程,是从最开始的一种内部的组件或是模块,到利用SOA的理念把这种模块变得可重用并将其服务化,用应用编程接口(API)的方式或者服务接口的方式启动,到把它变成一种互联网上的服务——这就是软件作为一种服务的发展。到现在,所有的这些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和不同企业当中的各种服务将会聚合在一起。因为要利用不同的服务来满足不同的业务场景,业务场景的驱动完全是来自各个行业数据的整合和价值链的整合。
数字经济时代[3]
现在,全世界每天有13亿人在社交网络上相互沟通,有90亿个传感器在追踪人、产品、车、天气和买卖等的交易数据。显而易见,如此繁多的沟通渠道、媒体通讯会在每时每刻产生大量的、源自各类服务的数据。
工业界常常把这种生活在大量数据环境中的时代称为数字经济时代。我们暂且借用这一称呼。《福布斯》杂志上介绍了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生存要领。其一,充分利用社交网络作为营销媒体。这种营销方式是非传统的:营销对象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实体商品或者虚拟商品,更可能是信息和数据本身——这种突破式的营销是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生存的首要基本能力;其二,企业业务要高效有机地融入客户的个人生活。所谓的高效有机,就是充分利用数据信息理解用户的根本需求,再量身定做用户无法脱离的生活产品,比如智能汽车技术的应用。使用智能汽车的用户很可能就不会学习开车,从而再也无法离开智能汽车产品——聘请司机另当别论;其三,企业乃至个人要有适应数据经济发展速度的思维习惯。企业必须建立数字经济思维习惯,善于利用新兴媒体和高新技术,善于发掘和利用数据价值,跟上时代步伐,才可能在数字经济时代占据一席之地。
企业信息化趋势:虚拟硬盘
每个企业都非常关注数据。实际上每个企业有很多数据,包括企业内部信息化系统的数据,还有外部互联网、各种社交媒体对公司产品的介绍、反馈以及对公司的反馈等信息。每一个企业都会汇集互联网上的数据和沉淀自己企业内部信息化的数据,包括用户的行为习惯以及员工的行为习惯等。这样的数据沉淀下来后,导致每个企业或组织以后只需要一块硬盘或者云盘,相当于任何一台计算机也只拥有一块硬盘一样。只有这种方式才可以让数据成为企业的资产。否则,如果数据只是零散地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子系统当中,没有办法进行有机整合,那么数据就没办法成为企业的战略型资产。
以金蝶云盘为例。图2显示了“我的云盘”的架构。比如“演讲报告”文件夹中的演示文稿(PPT)不仅对个人而言是可见和可修改的,由于其处于企业云盘内部,因此对工作同事和领导而言也是透明可见的。更进一步,企业和个人的对外社交网络上也可以直接分享这一文档。
图2 金蝶云盘
数据的共享与传播
当数据存储在企业的云盘中以后,就会有很多新的应用来调用这些数据,让这些数据可以产生新的价值。例如,在另一个应用“金蝶行动流”中启用同一个数据,或者调用“我的云盘”中的PPT文件。这个应用实际上是项目管理的“自由协作流”。在企业应用当中,我们新建了一个名为“NCSC2015报告”的团队,在这个团队中新建了一个名为“ppt准备”的项目,为了准备这个PPT,要和团队沟通。如图3所示,左边第一个屏幕中介绍项目要做的3件事:要把企业云盘的资料融入进来,把项目管理的功能融入进来,要把知识传播的云服务融合进PPT当中。在“企业云盘”的环节中,需要把PPT的临时稿通过“关联文件”的方式从云盘加上去,这样合作的团队就可以看到文件的初稿。左边的3个基本的环节,每个环节当中的任务都是有状态的,并且有唯一的责任人,能够跟互联网上和企业内所有的资源进行连接。另外,这3个任务之间可以随时更换顺序。也就是说,以后的业务流程的管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会变得触手可及,并且可随时调整。
图3 金蝶行动流
数据价值链的形成
数据价值链并不仅仅是数据供应链,我们需要它在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被重新用来产生新的价值,或是围绕这些数据生成新的数据或改变原来的数据,然后这些数据不断地增值。
有了数据价值链的概念以后,传统的应用软件的开发方式也会发生改变。现在需要为每个数据集都提供开放的接口,以服务的方式让任何一个新的应用都可以调用数据,再把新的应用产生的数据和整个云平台进行整合。这样就可以把传统的数据供应链的理念变成数据价值链的实践。
数据价值链的核心:用户数据
在现在的互联网上,服务都来自不同的企业和组织。在数据价值链的驱动下,这些服务能够利用数据相互整合。在所有的数据当中,用户数据至关重要,因为互联网上所有的最终消费者都是用户。那么,如何以用户为中心有效地整合来自不同企业或组织中的服务呢? 这就需要用服务的方式对整个用户体系进行梳理。互联网上的很多公司,如百度、腾讯、阿里和京东等,它们都会开放自己的用户体系。如果你是一个特定领域和特定行业的云服务提供者,则需要提供你的用户账号体系,并融入现有的互联网账号体系。如果能够做到这样,你的服务就会很容易和第三方互联网上的服务进行有机的整合。用户服务最终的结果将会产生用户画像,这个用户画像实际上就是在做服务整合的过程中跨服务的一个最基本的数据交换,或者是数据资产。
为什么用户的服务或者是以云服务为基础的用户服务,是最根本的连接互联网上所有服务形成生态体系的一个最核心的资产? 因为现有的很多服务都已经有了用户体系,很多用户不需要再次在网站上进行注册,他们通过享受微信账号或QQ账号,直接访问组织里的数据,或者使用组织里的各种云服务。我们需要把用户的服务包装起来,然后让它被各种新的应用来调用,也可被别的应用来整合。这也是我们做任何新的增值服务所需要利用的最基础的一种资源。另外,有了用户行为数据,可以很容易做到精准的营销以及精准的服务。
所以在服务生态体系的概念下,用户的数据资产是最重要的。因为有了用户数据资产,有了用户画像,所有其他服务沉淀下来的数据都会围绕用户画像来展开。例如,利用微信公众号中的轻应用“行动流”,可以在“行动流”这样专门做推广的一种云服务技术上,把之前的团队“NCSC2015报告”调用出来之后,可以做到数据的关联,安排任务让团队提供资料、做调研等等,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在微信的轻应用服务中被调用。这些各个不同的应用和服务之间为什么能调用同样的数据,就是因为共享了同样的用户信息和用户账号体系。当然,这个数据不仅可以用来做项目管理,也可以用来做推广和营销。
“互联网+”应用场景
在数字经济时代,我们面临很多服务,这些服务在互联网上通过数据价值链,可以形成很多服务生态体系。把服务生态体系应用到特定的场景中,将如何支撑“互联网+”这种战略?
“互联网+”是想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思维来改造传统产业,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所以“互联网+”主要是靠场景驱动,才会有创新。比如文献[3]介绍的在数字经济时代,要想生存与发展,首先要学会利用社交网络渠道实现突破式的营销。在“互联网+营销”的领域,因为营销是企业和组织的价值链的第一个环节,所以有了市场和需求才有可能去创新,进而产生新的产品。把新的产品再推向市场也是一个推广的过程。
“互联网+营销”本身和我们每个人都相关,因为要在社会上有成就感、有价值创造感,都需要学会营销。我们以前的营销方法是被动的,很多论文等着别人来看;现在我们主要是靠主动式的营销方式,让你的成果在社会上或者是在水池中起点波澜。让每个人可以看到,你的东西可能引起他人的兴趣,他人产生兴趣后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和理解。我们每一个人在展现自己的时候,有一个从吸引潜在的读者到将他们转化成为你的“粉丝”的过程。
我们利用这个理念打造了一个云服务产品,专门把各种各样的创意推广变为行动,也能够为这种行动创造价值。也就是说,可以把很多潜在用户的信息通过各种活动的方式收集起来,让他们对你的工作产生兴趣以后,再做进一步跟进。实际上,我们组织大型活动,从活动宣传到报名,再到现场的二维码扫描,理论上完全可以在云上或在移动互联网上就能完成,但我们现在所有的组织工作还是比较原始的。
2015年5月,我们在第三届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上做了个试点活动,从头到尾完全是利用各种互联网服务的方式,把会议服务整合起来。从宣传到报名,到现场直播,到会后的数据分析和跟进,完全是移动互联网化。这样一个云服务看起来只是一个解决方案,实际上这里面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独立的服务。比如,现场互动的时候做调研,对报告的内容进行反馈,做一组简单的调研问卷。有的时候反馈越多,问卷的题目越多,对后台处理能力的要求就越高。
再举个例子,像CCF大数据专委会有85个候选的委员,这些候选委员的信息要发给大数据委员会现有的150个委员,让他们进行投票。原来都是通过邮件的方式来处理,一个秘书要处理这样的工作很困难。首先,要发出去150个文件,然后收回来150个Excel文件,每个Excel文件都有85个人的名字和信息,并且还要打钩,每个人最多要选出20个候选委员。这么复杂的处理工作,利用我们的问卷调查服务,很容易在微信朋友圈中传播:150个人进行投票,投票一结束就可以出结果。所有候选人的详细信息都可以看到,所有的服务在微信中就可以完成。实际上,整个会议全程管理的解决方案用到了多个云服务,但它们共享的是同样的数据和同样的用户体系。
如果想把报告的材料通过云服务的方式分享出去,可以利用“行动流”这样的产品,如果想发表文章,也可以用“活页”的方式来传播。2015年6~7月,我们在纽约时代广场附近的酒店开会(ICWS 2015)的时候,就是直接用“活页”的方式实况直播了IBM介绍“认知计算”的PPT,几乎实时,相差不到一分钟。我把演讲的PPT内容做成微信上的一篇文章,再把它发送出去。现在,服务计算被应用到了各个环节,每一个环节的价值要想被实现,一定是通过服务的方式来实现的。
另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要开发所有的服务并不容易,需要有开发工具、平台以及开发人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第五代超文本标记语言(H5),一定会成为“互联网+各种内容”展现的标准格式。掌握H5的平台或者H5的工具,把H5作为所有互联网上服务的入口,需要有H5作为服务连接器和服务的展现器。有了这样的展现器和工具,有的时候一行代码都不用写,就可以很容易地做出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
例如,想创新一种模式,即让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能成为猎头,或者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猎头,来帮助公司推荐优秀的人才,如大数据工程师、大数据架构师和大数据分析师,这是我们最需要的。把这样的东西像做PPT一样在H5的平台上做出来,做完以后不用写一行代码,就能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如果有一个合适的对象要推荐,就点击一下,在微信中填表,选择一个职位,说明我推荐这个人的个人信息,然后提交,这个人的信息马上就进入到系统里面。如果这位被推荐人被公司录用,那么推荐人将获得推荐费用。可以看到,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在一行代码都不用写的情况下,利用互联网上云服务的工具就可以变成服务连接器。
结语
在现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有很多资源,特别是计算上的资源,它们一定是通过共享的方式,并且是共享为服务以后才会产生价值的。另外,有各种各样的服务被不同的厂商和组织来提供的时候,它们一定会形成一个服务生态体系。可是,这个服务生态体系要想在特定的领域和行业里把它整合起来为你所用,一定是通过数据价值链的理论来进行有机的整合。我们以前的服务组合、服务集成方法和思维方式也要发生改变。
每一个走向“互联网+”的组织和企业都将成为大数据公司,因为它一定要沉淀内部的数据和汇集外面互联网上的数据。只有有了数据,它才能够做智能的决策和分析,支撑它的业务发展,做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所以,以数据价值链为核心来整合特定领域里的互联网服务,并且形成那个领域里的服务生态体系,一定是我们目前所能走的最好的路。■
参考文献
[1] Zhang L, Zhang J, Cai H. Services Computing[M]. New York: Springer, 2007.
[2] 张良杰. 数据驱动的服务计算—— “互联网+”的实现之道[R].第六届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学术会议(CCF 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s Computing), 2015.
[3] Steve Olenski.3 Steps To Succeeding In Today’s Digital Economy[OL].(2015-06-24). http://www.forbes.com/sites/steveolenski/2015/06/24/3-steps-to-succeeding-in-todays-digital-economy/?utm_source=tuicool&utm_medium=referral#2c64d80f4e72.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