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融合环境下的个人资源开放共享

阅读量:238
彭鑫,郑家欢,宁德军,赵文耘

随着云计算和移动计算的发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移动终端不再是简单的通信工具,还有丰富的应用形态,可以方便地访问云服务。借助软件应用,用户可以方便地访问各种在线服务以及计算、存储资源。除了满足线上的部分需求外,还可以满足线下的部分需求。以读者借阅图书为例。读者先通过图书馆提供的在线服务预借图书,再从图书馆的线下服务窗口获取所借图书。此外,用户在遇到计算或存储资源不足、缺少特定软件应用或相关信息时,也需要其他用户通过资源和信息分享来提供支持。在当前的软件应用模式下,用户往往通过微信等在线社交应用或短信、电话等传统通信手段联系和请求协助,或人工完成相关任务。

以云平台与智能移动终端的深度融合和资源汇聚为主要特征的云-端融合计算技术及平台,促进了人机物三方面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共享经济的思想已被广泛接受,通过移动社交网络,广泛连接的用户可以利用其位置、资源和能力优势,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协助。这些都使得个人资源的开放与融合成为可能,即以智能移动终端为载体,通过丰富的人机交互和协作机制,实现用户之间的资源分享和互助,并与各种软件服务和资源实现有机融合,以满足用户高层需求。通过云-端融合环境下的个人资源开放和融合,可以更好地促进线上与线下任务的集成,实现各种商业与公共服务的无缝衔接,解决服务资源供应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会员登录后可下载全文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拥有《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CCCF)所刊登内容的所有版权,未经CCF允许,不得转载本刊文字及照片,否则被视为侵权。对于侵权行为,CCF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作者介绍

彭鑫

  • CCF高级会员
  • 复旦大学副教授
  • 研究方向:软件维护、需求工程、自适应软件
  • pengxin@fudan.edu.cn

郑家欢

  • 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生
  • 研究方向:移动云计算、安卓应用分析
  • 13110240003@fudan.edu.cn

宁德军

  • CCF专业会员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 研究方向:移动云计算、大数据、下一代软件工程和工业互联网
  • ningdj@sari.ac.cn

赵文耘

  • CCF高级会员、软件工程专委副主任
  • 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 研究方向:软件开发工具、大数据应用平台等
  • wyzhao@fudan.edu.cn